国学常识 > 传统民俗
+

七夕节:民间凄美动人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 (七夕节民间风俗)

2024-04-15    作者:    来源:

七夕节民间风俗 七夕节 民间凄美动人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 七夕节:中国传统的爱情节 目录 - 七夕节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- 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 - 七夕节的习俗 - 七夕节的由来和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七夕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,相传起源于汉代。关于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,流传着各种不同的版本。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便是牛郎织女的故事: 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,是天上的织云锦天衣的天仙。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,父母早亡,受兄嫂虐待,靠放牛为生。 一天,老牛告诉牛郎,织女会和她的姐妹们到银河洗澡,建议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,这样没有了羽衣,织女就无法飞回天界,只能留下来做他的妻子。 牛郎来到银河边,果然看到仙女们正在嬉戏。他藏在芦苇丛中,伺机偷走织女的羽衣。仙女们发现羽衣不见了,惊慌失措地飞走了,唯独剩下了织女。牛郎上前恳求织女嫁给他,织女答应了。 婚后,牛郎织女男耕女织,相亲相爱,生活幸福。织女还为牛郎生了一儿一女。这段姻缘却招来了王母娘娘的震怒。 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来捉拿织女,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留下的皮去追赶。就在牛郎追上织女时,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划出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,将牛郎织女隔开。 从此,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,日夜泣啼。他们的真情感动了喜鹊,每到七月七日,喜鹊就会搭成一座鹊桥,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团聚。 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,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。根据《西京杂记》记载,汉代彩女们常在七月七日穿七孔针来献祭七仙女,祈求自己心灵手巧,获得美满姻缘。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乞巧节的习俗逐渐流行开来。唐朝诗人杜甫在《牵牛织女》诗中写道: “蛛丝小人态,曲缀瓜果中。” 这说明唐代妇女会在七夕夜祈求巧艺,祈求自己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。 宋元时期,七夕乞巧节变得更加隆重,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,称作乞巧市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妇女们会在七夕夜望月穿针,或将小蜘蛛放进盒子里,次日看蜘蛛结网的形状,以判断自己的手巧程度。 到了现代,七夕节又被人们正式地称为爱情节。许多商家和民众称之为中国情人节,但由于“情人”一词可能产生的歧义,以及七夕传统习俗中并没有情侣约会的内容,因此民俗专家认为称为情人节不适当,而应称爱情节。 七夕节的习俗 在中国,七夕节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,包括: 乞巧:妇女们会向七仙女献祭瓜果、糕点,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和美满姻缘。 穿针乞巧:妇女们会用五色丝线对月迎风穿针,穿进了则认为自己手巧。 喜蛛应巧:妇女们会在瓜果架上放上蜘蛛,如果次日蜘蛛结网圆正,则认为是吉兆。 拜织女:妇女们会在七夕夜向织女星许愿,祈求姻缘美满。 吃巧果:七夕节会吃一种油炸的甜食,称为巧果,祈求自己手巧。 七夕节的由来和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巧艺的追求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七夕节的习俗也在不断演变,但其内核依然不变,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。 虽然七夕节被有些人称为中国情人节,但其传统习俗中并没有情侣约会的内容。七夕节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,表达了女性对美好婚姻和幸福生活的祈愿。
阅读:0    评论:0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COPYRIGHT © 2016 非常运势网

【电脑版】  【回到顶部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