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常识 > 传统民俗
+

端午节的渊源和习俗 (端午节的渊源和风俗)

2024-04-10    作者:    来源:

端午节的渊源和习俗

端午节的由来

端午节,俗称端阳、五月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距今已 两千五百多年 。端,古语有开端、初始的意思,故称为端午,即初五。

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,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的说法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,因奸臣陷害,被楚怀王流放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都郢都,屈原绝望忠君报国无望,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。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,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、吃粽子的风俗。

除了屈原说之外,端午节还有伍子胥说、曹娥说、恶月恶日驱避说、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多种说法,但屈原说最受认可。

端午节的习俗

端午节的习俗多种多样,大致可分为两大类:

  • 驱灾,即祛毒除恶、辟邪驱鬼。主要习俗有:
    • 赛龙舟
    • 吃粽子
    • 挂菖蒲、艾草、榕枝
  • 祭祀,主要对象是龙神和屈原。主要习俗有:
    • 祭龙
    • 纪念屈原

赛龙舟

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。相传起源于纪念屈原。相传屈原死后,楚国渔民划船打捞其尸体,后逐渐演变成赛龙舟竞渡的习俗。

吃粽子

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。相传起源于屈原。相传屈原投江后,其家人和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身体,便将米团投江,后逐渐演变成吃粽子的习俗。

挂菖蒲、艾草、榕枝

菖蒲、艾草、榕枝都是驱邪避害的植物。相传在端午节这天,人们在门前悬挂菖蒲、艾草、榕枝,可以辟邪防病。

端午节的意义

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。它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美好品质,祈求平安健康,祛病驱灾的节日。端午节的习俗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核。

今天,端午节仍然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,受到海内外华人的重视和庆祝。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也在不断传承和发扬。

阅读:0    评论:0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COPYRIGHT © 2016 非常运势网

【电脑版】  【回到顶部】